新华社南宁7月13日电(记者王念、何伟、黄浩铭)盛夏的壮乡大石山区,干部群众挥洒汗水,与广袤石山昼夜奋战,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发起最后的冲刺。脱贫攻坚战让石漠化山区恍若“换了人间”,也把每个人的品格锤炼得像石头一样坚韧。
大化瑶族自治县是广西尚未摘帽的8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千山万弄行路难,云梯架在绝壁上”曾是当地的真实写照。聊起与石头打交道的经历,板升乡八好村弄麻屯57岁的瑶族村民蒙金良不停地抹泪。几年前不通公路,建房运材料全靠人背马驮,3年里累死了两匹马,两层的楼房才建成。
没有路,横亘在眼前的大石山成为摆脱贫困的最大障碍。从八好村村部到最远的屯,走山路单程需要4个小时。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王带领村民开山劈崖,整整用了两年,终于将通往弄麻屯的2公里砂石路修好。建筑材料顺利运进来,一栋栋新房、一座座水柜矗立在大山之间。而韦德王开到村里用的私家车,两年里被崎岖山路上的石头刺破了20条轮胎。
“八好村114户危房改造项目将全面竣工,家庭水柜也已建好,近期投入运行的养殖场已有1000多只湖羊?!蔽さ峦跛?。
大化县委办副主任黄炼说,历经4年奋战,干部群众在悬崖峭壁间新修建、改造村屯道路2300多公里。目前全县已搬迁2.88万名贫困人口,完成9300多户危房改造任务,建成1.17万个家庭水柜,发展了一批脱贫产业,已累计减贫8.71万人。
行走在广西岩溶山区,山脉纵横,蜿蜒崎岖。目前广西24万未脱贫人口中,一半以上分布在岩溶山区。
都安瑶族自治县近9成面积是石山,被称为“石山王国”。许多群众在“碗一块、瓢一块”的山窝石缝地种玉米,频繁翻耕加剧了水土流失。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当地创新推进“粮改饲”工程,发展“贷牛还牛、贷羊还羊”生态种养产业,找到一条治贫兼治石漠化的“双赢”路子。
在菁盛乡尚文村一家农业合作社的牛棚里,57头肉牛长得健硕。附近原本撂荒的土地种着牧草。合作社负责人韦纯师说:“这些牛即将出栏,一头能卖1万元左右?!倍及蚕胤銎栋旖樯?,3年多来,全县肉牛从9.27万头发展到近16万头,带动贫困户3.08万户11.86万人增收。
扶贫产业是脱贫攻坚的一道坎,石漠化山区另辟蹊径,正在不断跨越。广西推广核桃、油茶、桑树、毛葡萄、中草药等特色产业,裸露石山披上“绿装”。都安县下坳镇隆坝村返乡创业大学生蓝钧租了260亩荒山发展毛葡萄产业,带动32户贫困户种植700多亩,今年绝大部分已挂果,预计产值上百万元。
那坡县平孟镇念井村西马屯是边境线上的瑶族寨子,10户村民皆为贫困户。扶贫干部带领村民修路、建水柜、筑新房,种植板蓝根上百亩,目前西马屯已整屯脱贫。
西马屯村民凤亚求说,一望无际的大山,曾经让村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畏惧,党员干部带领大家向石山宣战、与贫困决战,才有了现在的新生活。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