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9月22日电(记者张博宇)在吉林省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村头一幢白色的二层小楼十分醒目。今年7至8月,记者跟随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来到这座被称为“科技小院”的乡下实验站,见证了涉农人才给当地农业、农民、农村带来的改变。
博士成了庄稼汉
走进“科技小院”,不大的院落里四处散落着正在晾晒的玉米秸秆。沙野跳下车子,麻利地卸下刚从田地里取回来的秸秆样本。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的身份,根本看不出这个皮肤黝黑、浑身尘土的小伙子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博士生。
他换下白底已经完全染成土黄色的运动鞋,带着记者走进了“科技小院”的二层小楼。一层是办公室、实验室和厨房,二层是学生们的宿舍。每年4到10月,一批批中国农大的师生们会来到这里,跟着农民们一起下田地。
梨树县是农业大县,80%以上的耕地以玉米种植为主,正处于传统小户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与梨树县共同成立“科技小院”,一方面让农学师生们到农田里开展试验,另一方面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
这些“博士农民”的到来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变化。他们引进先进农机,建立了“条耕技术”,使秸秆覆盖免耕在东北这种热量条件较差的地区能够有效推广;他们带来了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让水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实现增产增收;他们不断改善玉米品种,使玉米宜机收品种从高秆、粗茎大棒型变成了耐密、抗倒伏、早熟、籽粒含水率低的粒收丰产型玉米品种。
这些博士成了真正的庄稼汉,从春种到秋收,工作在田里,吃住在村里。七月的暑假,旁人的微信朋友圈里都在晒美食、美景,而沙野晒的都是田地里的新鲜事。完成今夏最后一次田间取根作业后,他写道:历时七天,无畏烈日,不惧风雨。
农民做起实验员
从2009年“科技小院”成立开始,三棵树村村民杨凤娟和孙桂贤在务农之余多了一个身份——“科技小院”实验员。
用竹签挑起一段约5厘米长的玉米根须,放在装好水的实验盘中,轻轻拨动根须上的每一根细小的枝节,以便清晰呈现根须的形状。已经55岁的孙桂贤干了半辈子“粗活”,干起这样的“细活”依然游刃有余。
一旁的杨凤娟接过摆好样本的实验盘,小心地放入扫描仪,生成图像、输入编号,一袋采集回来的根须样本就完成了数据录入。两个老姐妹动作娴熟、操作规范,俨然是两位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
在梨树县,很多农民谈起农业技术头头是道:怎么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怎么?;ず谕恋氐耐碧岣叩ゲ?/p>
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卢伟每年都会拿出土地给小院的学生们做试验,还时常跟学生们讨论农技、农机该怎么改进更新。去年,卢伟有70公顷土地采用了“条耕技术”,与常规垄作相比,不仅玉米株高和单株鲜重分别增加了53%和56%,还减施化肥20%,除草剂投入也减少了58%。
2009年以来,“科技小院”培训农民超过25000人次,培养了100余名农户科技带头人,一批批像卢伟一样的普通农民变成了有知识、懂技术、爱种地、善学习的“科技农民”。他们带领农民们组建合作社,实行土地规?;?,走起了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
7月中旬,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米国华邀请两位来自美国的农业科学家到“科技小院”做客交流。一天的行程半天交给学生们交流学术,半天留给了卢伟,让他带着两位专家钻进玉米地,拿着玉米叶子交流经验?!拔颐堑呐┟窠呕共仍谠吹耐恋厣希右耙丫诺搅斯噬?。”米国华说。
“科技小院”落户梨树县以来,从优化配方施肥到推广免耕播种,集合10余项单项技术编成了的“高产高效技术规程”,使春玉米生产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得到优化;连续组织了9届“农户玉米高产高效竞赛”,参与农户从几十人变成了几千人,通过学生们的指导,高产农户的平均产量超过普通农户20%,氮肥增效达到30%;师生们还组织多个合作社建立了科技小院联盟,专家团队、小院学生定期对联盟合作社进行点对点的技术培训,让新技术得以尽快落地、全面推广。
“支撑‘小院’运行的‘高校+农技推广站+农户’机制,让‘科技小院’成了农户打开视野的窗口,也成了科研部门调整研究方向、服务基层农户的窗口?!崩媸飨嘏┮导际跬乒阕苷菊境ね豕舐怠?/p>
据了解,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00多个“科技小院”,先后引进100余项各类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农民近7万人。一批批像沙野一样的涉农人才正带着一腔热忱和满腹学识来到农村,下到田地,与着眼于农业现代化的新型农民们一起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