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3月10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多名政协委员就有关议题作大会发言。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这是李迎新委员作大会发言。 新华社记者 高洁 摄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审判员 李迎新]我是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亲历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些切身感受。
我的第一点感受是法官更像法官了。这要从我的一本审判日志讲起。去年底,我无意间翻出了2013年的审判日志,上面密密麻麻的是各种会议安排,而现在是开庭、调解、勘查现场等审判日程。作为庭长,改革前我主要是听案子、听汇报,现在我重新回归法台,敲响法槌,回归了熟悉的审判领域。近两年,我直接承办案件464件,回到一线,我更加珍惜法官这份职业的尊荣与价值,将主要精力放在承办疑难复杂案件上,发挥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
我的第二点感受是法官更加珍惜手中的审判权。司改初期,我庭一名年轻法官审理了一起案件,父亲吸毒而神智混乱,殴打婴儿致残,母亲请求婚内撤销父亲监护权。这类案件没有先例,法律亦无明确规定,而且需要适用特别程序,一审终审。这名年轻法官多次想向我请示,言谈举止间透露着压力与迟疑,我没有像以前一样给她结论,而是告诉她:“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这是司改的要求。司改就是要让法官发挥才能、独立判案,我相信你的能力,也希望你珍惜手中宝贵的审判权,拿不准的地方可以提请法官会议共同研讨,但最终的裁判一定是在你的心里!”最终,她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裁定撤销父亲的监护权。这起案件被最高法院评为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一周年十大典型案例?;乜淳碜?,不再有院庭长的签批,这是司法责任制改革带来的卷宗新变化,背后反映的是审判权运行的新模式,法官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要自我挖掘出多大的能力。
我的第三点感受是司改是法院提质增效的自我革命。作为一名身处改革浪潮中的法官,我始终对改革充满信心。这份信心来源于我每天工作带来的切身感受。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档加速,两年间,我所在的北京通州法院年收案数从两万多件一举突破六万件,而员额法官仅有107人,案多人少任务重,我们只能向改革要潜能。我们繁简分流、重塑审判格局;我们精心配置审判团队、突出法官主体地位;我们科学考核法官质效、激发办案潜力;我们提升法官职业尊荣、加强职业保障。通过一系列的自我革命,2017年,我的同事们人均结案563件,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闭飧岫宋颐墙靖慕械降椎木鲂?。司改在四梁八柱搭建好之后,将进入添砖加瓦的“内部精装”新阶段。我们一线法官也有一些新期盼:
一是期盼全社会都能理解、关心、支持司法体制改革。将司法的社会治理功能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培育理解和尊重司法规律、维护司法权威的法治文化。
二是期盼法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力度加大,实现法官等级晋升与员额退出、职业养成与履职保障相辅相成,加大对法官人身安全及名誉权?;?,提高法官职业尊荣感。
三是期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完善以诉讼与非诉讼方式有机结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解决纠纷的需求,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我深信,司改的每一小步都将累积质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大步。不论前路多么艰辛,法院人都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忠诚铸就天平,以丹心蕴润法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