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3月27日电? 题:“扶持政策不断、帮扶队伍不散”——重庆建长效机制确保“脱贫不返贫”
新华社记者李松
新一轮扶贫攻坚实施以来,重庆有多个区县先后脱贫“销号”,不少贫困人口告别了“贫困帽”。脱贫之后要防返贫,重庆正探索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让“扶持政策不断、帮扶队伍不散”。
巩固脱贫成果,产业是重点。持续增收,才能稳定脱贫。目前重庆为贫困户量身定制的一项产业长效机制,是财政涉农补助“配股到户”,让贫困户参股加入合作社,依托产业持续增收。
重庆开州区齐圣村因地制宜,发展猕猴桃种植合作社,扶贫资金以每股2000元的标准配股给贫困户,贫困户成为合作社股东。随着猕猴桃进入丰产期,最近两三年合作社年均利润在100万元以上,农民户均分红7000多元。
“种了一辈子地,没想到还能成为合作社股东,拿到分红。”齐圣村农民谭培栋算了一笔账:家里有2亩土地入股合作社,加上扶贫资金配股收益和果园务工收入,全年各项收入能超过2万元,稳定脱贫没问题。
“贫困户虽然脱了贫,但产业帮扶不中断。”重庆南川区规定,类似“股权扶贫”这样的长效增收项目,贫困户脱贫3年内仍可以保留股权,享受分红收益。脱贫户发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连续3年给予贷款贴息和免费技能培训。
产业帮扶不中断,与脱贫户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等倾斜性保障政策在一定期限内依然延续。在地处重庆主城的渝北区,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的同时,建立2016至2020年1%农村低收入人群滚动帮扶机制,重点覆盖医疗救助、教育资助政策。
贫困村脱贫快,还得干部带。扶贫攻坚以来,重庆有近2万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村社,谋划扶贫方案、实地负责落实,成了群众脱贫的主心骨、领路人。同时,重庆已脱贫区县明确提出,贫困村“销号”后,驻村工作队不走,帮扶责任人不散。
在南川区风吹村,村民潘常友搞起了乡村民宿,每年收入有3万多元,摘掉了“贫困帽”。但驻村“第一书记”李大能还是多次踏进老潘家门,催着他到区就业局组织的微企培训班报到?!芭嘌蛋嗍敲夥训模盘峁┎鸵?、食品卫生、住宿培训等实用技能,最适合老潘这样的农村创业者?!崩畲竽芩?。
不仅为潘常友这样的脱贫户提供政策信息和专业指导,驻村干部还在谋划特色产业发展?!胺绱荡逅淙皇迪至苏逋哑?,但按照‘脱贫不脱钩’的要求,驻村干部仍然扎根农村,巩固脱贫成果?!崩畲竽芩担税镏┟穹⒄瓜绱迓糜瓮?,村里还通过农地整治、统一流转,引入专业合作社,规划发展香水梨、香榧两个千亩效益农业基地,让风吹村的产业继续做大做强。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