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故事绘丨在底格里斯河畔守护伊拉克万家灯火-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2/14 16:30:37
来源:新华网

一带一路故事绘丨在底格里斯河畔守护伊拉克万家灯火

字体:

  这是2月10日在伊拉克瓦西特省拍摄的华事德电厂。

  伊拉克瓦西特省,底格里斯河畔一隅,6台总装机容量2540兆瓦的发电机组昼夜轰鸣,通过电缆源源不断地向伊拉克多地输送“光明之源”,这里是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伊拉克最大热电厂——华事德电厂。

  连年战乱严重破坏了伊拉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制约当地战后重建和产业复兴。作为中国企业在战后伊拉克启动的第一批重建项目之一,华事德电厂2015年6台发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截至今年1月,华事德电厂累计发电量超过160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约占伊拉克全国总发电量的20%。华事德项目累计为当地创造约3000个就业岗位。

  今年春节,适逢华事德电厂五号、六号机组大修项目关键时期,项目经理徐广江和大修团队工程师扎根底格里斯河畔,确保大修各项工作如期推进,为华事德电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据徐广江介绍,“大修”就像给电厂做定期体检和治疗,“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我们也要担起中国企业的责任,守护好伊拉克的万家灯火。”

  2015年12月,中国和伊拉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伊拉克落地生根,一个个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背后,和平与发展的种子正在底格里斯河畔破土、发芽。

  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pagebreak

  2月10日,上海电气中方工程师在伊拉克瓦西特省华事德电厂升压站开展巡检维保作业。

  伊拉克瓦西特省,底格里斯河畔一隅,6台总装机容量2540兆瓦的发电机组昼夜轰鸣,通过电缆源源不断地向伊拉克多地输送“光明之源”,这里是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伊拉克最大热电厂——华事德电厂。

  连年战乱严重破坏了伊拉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制约当地战后重建和产业复兴。作为中国企业在战后伊拉克启动的第一批重建项目之一,华事德电厂2015年6台发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截至今年1月,华事德电厂累计发电量超过160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约占伊拉克全国总发电量的20%。华事德项目累计为当地创造约3000个就业岗位。

  今年春节,适逢华事德电厂五号、六号机组大修项目关键时期,项目经理徐广江和大修团队工程师扎根底格里斯河畔,确保大修各项工作如期推进,为华事德电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据徐广江介绍,“大修”就像给电厂做定期体检和治疗,“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我们也要担起中国企业的责任,守护好伊拉克的万家灯火。”

  2015年12月,中国和伊拉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伊拉克落地生根,一个个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背后,和平与发展的种子正在底格里斯河畔破土、发芽。

  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pagebreak

  2月11日,在伊拉克瓦西特省,华事德电厂副厂长海德尔(左)在升压站了解电力外输情况。

  伊拉克瓦西特省,底格里斯河畔一隅,6台总装机容量2540兆瓦的发电机组昼夜轰鸣,通过电缆源源不断地向伊拉克多地输送“光明之源”,这里是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伊拉克最大热电厂——华事德电厂。

  连年战乱严重破坏了伊拉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制约当地战后重建和产业复兴。作为中国企业在战后伊拉克启动的第一批重建项目之一,华事德电厂2015年6台发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截至今年1月,华事德电厂累计发电量超过160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约占伊拉克全国总发电量的20%。华事德项目累计为当地创造约3000个就业岗位。

  今年春节,适逢华事德电厂五号、六号机组大修项目关键时期,项目经理徐广江和大修团队工程师扎根底格里斯河畔,确保大修各项工作如期推进,为华事德电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据徐广江介绍,“大修”就像给电厂做定期体检和治疗,“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我们也要担起中国企业的责任,守护好伊拉克的万家灯火。”

  2015年12月,中国和伊拉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伊拉克落地生根,一个个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背后,和平与发展的种子正在底格里斯河畔破土、发芽。

  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pagebreak

  2月11日,中方技术人员在伊拉克瓦西特省华事德电厂开展升压站设备检修工作。

  伊拉克瓦西特省,底格里斯河畔一隅,6台总装机容量2540兆瓦的发电机组昼夜轰鸣,通过电缆源源不断地向伊拉克多地输送“光明之源”,这里是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伊拉克最大热电厂——华事德电厂。

  连年战乱严重破坏了伊拉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制约当地战后重建和产业复兴。作为中国企业在战后伊拉克启动的第一批重建项目之一,华事德电厂2015年6台发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截至今年1月,华事德电厂累计发电量超过160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约占伊拉克全国总发电量的20%。华事德项目累计为当地创造约3000个就业岗位。

  今年春节,适逢华事德电厂五号、六号机组大修项目关键时期,项目经理徐广江和大修团队工程师扎根底格里斯河畔,确保大修各项工作如期推进,为华事德电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据徐广江介绍,“大修”就像给电厂做定期体检和治疗,“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我们也要担起中国企业的责任,守护好伊拉克的万家灯火。”

  2015年12月,中国和伊拉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伊拉克落地生根,一个个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背后,和平与发展的种子正在底格里斯河畔破土、发芽。

  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pagebreak

  这是2月10日在伊拉克瓦西特省拍摄的华事德电厂升压站。

  伊拉克瓦西特省,底格里斯河畔一隅,6台总装机容量2540兆瓦的发电机组昼夜轰鸣,通过电缆源源不断地向伊拉克多地输送“光明之源”,这里是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伊拉克最大热电厂——华事德电厂。

  连年战乱严重破坏了伊拉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制约当地战后重建和产业复兴。作为中国企业在战后伊拉克启动的第一批重建项目之一,华事德电厂2015年6台发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截至今年1月,华事德电厂累计发电量超过160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约占伊拉克全国总发电量的20%。华事德项目累计为当地创造约3000个就业岗位。

  今年春节,适逢华事德电厂五号、六号机组大修项目关键时期,项目经理徐广江和大修团队工程师扎根底格里斯河畔,确保大修各项工作如期推进,为华事德电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据徐广江介绍,“大修”就像给电厂做定期体检和治疗,“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我们也要担起中国企业的责任,守护好伊拉克的万家灯火。”

  2015年12月,中国和伊拉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伊拉克落地生根,一个个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背后,和平与发展的种子正在底格里斯河畔破土、发芽。

  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pagebreak

  2月10日,在伊拉克瓦西特省,华事德电厂大修项目项目经理徐广江(右)在集控室了解机组运行情况。

  伊拉克瓦西特省,底格里斯河畔一隅,6台总装机容量2540兆瓦的发电机组昼夜轰鸣,通过电缆源源不断地向伊拉克多地输送“光明之源”,这里是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伊拉克最大热电厂——华事德电厂。

  连年战乱严重破坏了伊拉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制约当地战后重建和产业复兴。作为中国企业在战后伊拉克启动的第一批重建项目之一,华事德电厂2015年6台发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截至今年1月,华事德电厂累计发电量超过160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约占伊拉克全国总发电量的20%。华事德项目累计为当地创造约3000个就业岗位。

  今年春节,适逢华事德电厂五号、六号机组大修项目关键时期,项目经理徐广江和大修团队工程师扎根底格里斯河畔,确保大修各项工作如期推进,为华事德电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据徐广江介绍,“大修”就像给电厂做定期体检和治疗,“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我们也要担起中国企业的责任,守护好伊拉克的万家灯火。”

  2015年12月,中国和伊拉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伊拉克落地生根,一个个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背后,和平与发展的种子正在底格里斯河畔破土、发芽。

  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pagebreak

  2月11日,在伊拉克瓦西特省,华事德电厂副厂长海德尔(右)在集控室了解机组运行情况。

  伊拉克瓦西特省,底格里斯河畔一隅,6台总装机容量2540兆瓦的发电机组昼夜轰鸣,通过电缆源源不断地向伊拉克多地输送“光明之源”,这里是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伊拉克最大热电厂——华事德电厂。

  连年战乱严重破坏了伊拉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制约当地战后重建和产业复兴。作为中国企业在战后伊拉克启动的第一批重建项目之一,华事德电厂2015年6台发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截至今年1月,华事德电厂累计发电量超过160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约占伊拉克全国总发电量的20%。华事德项目累计为当地创造约3000个就业岗位。

  今年春节,适逢华事德电厂五号、六号机组大修项目关键时期,项目经理徐广江和大修团队工程师扎根底格里斯河畔,确保大修各项工作如期推进,为华事德电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据徐广江介绍,“大修”就像给电厂做定期体检和治疗,“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我们也要担起中国企业的责任,守护好伊拉克的万家灯火。”

  2015年12月,中国和伊拉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伊拉克落地生根,一个个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背后,和平与发展的种子正在底格里斯河畔破土、发芽。

  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pagebreak

  2月10日,在伊拉克瓦西特省,华事德电厂大修项目项目经理徐广江(中)和上海电气中方工程师在华事德电厂检查机组运行参数。

  伊拉克瓦西特省,底格里斯河畔一隅,6台总装机容量2540兆瓦的发电机组昼夜轰鸣,通过电缆源源不断地向伊拉克多地输送“光明之源”,这里是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伊拉克最大热电厂——华事德电厂。

  连年战乱严重破坏了伊拉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制约当地战后重建和产业复兴。作为中国企业在战后伊拉克启动的第一批重建项目之一,华事德电厂2015年6台发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截至今年1月,华事德电厂累计发电量超过160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约占伊拉克全国总发电量的20%。华事德项目累计为当地创造约3000个就业岗位。

  今年春节,适逢华事德电厂五号、六号机组大修项目关键时期,项目经理徐广江和大修团队工程师扎根底格里斯河畔,确保大修各项工作如期推进,为华事德电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据徐广江介绍,“大修”就像给电厂做定期体检和治疗,“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我们也要担起中国企业的责任,守护好伊拉克的万家灯火。”

  2015年12月,中国和伊拉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伊拉克落地生根,一个个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背后,和平与发展的种子正在底格里斯河畔破土、发芽。

  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pagebreak

  2月10日,在伊拉克瓦西特省,华事德电厂大修项目项目经理徐广江(左)在华事德电厂六号机组检查汽轮机检修质量。

  伊拉克瓦西特省,底格里斯河畔一隅,6台总装机容量2540兆瓦的发电机组昼夜轰鸣,通过电缆源源不断地向伊拉克多地输送“光明之源”,这里是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伊拉克最大热电厂——华事德电厂。

  连年战乱严重破坏了伊拉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制约当地战后重建和产业复兴。作为中国企业在战后伊拉克启动的第一批重建项目之一,华事德电厂2015年6台发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截至今年1月,华事德电厂累计发电量超过160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约占伊拉克全国总发电量的20%。华事德项目累计为当地创造约3000个就业岗位。

  今年春节,适逢华事德电厂五号、六号机组大修项目关键时期,项目经理徐广江和大修团队工程师扎根底格里斯河畔,确保大修各项工作如期推进,为华事德电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据徐广江介绍,“大修”就像给电厂做定期体检和治疗,“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我们也要担起中国企业的责任,守护好伊拉克的万家灯火。”

  2015年12月,中国和伊拉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伊拉克落地生根,一个个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背后,和平与发展的种子正在底格里斯河畔破土、发芽。

  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pagebreak

  2月10日,在伊拉克瓦西特省,华事德电厂大修项目项目经理徐广江(右)现场勘察三号锅炉换管工作。

  伊拉克瓦西特省,底格里斯河畔一隅,6台总装机容量2540兆瓦的发电机组昼夜轰鸣,通过电缆源源不断地向伊拉克多地输送“光明之源”,这里是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伊拉克最大热电厂——华事德电厂。

  连年战乱严重破坏了伊拉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制约当地战后重建和产业复兴。作为中国企业在战后伊拉克启动的第一批重建项目之一,华事德电厂2015年6台发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截至今年1月,华事德电厂累计发电量超过160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约占伊拉克全国总发电量的20%。华事德项目累计为当地创造约3000个就业岗位。

  今年春节,适逢华事德电厂五号、六号机组大修项目关键时期,项目经理徐广江和大修团队工程师扎根底格里斯河畔,确保大修各项工作如期推进,为华事德电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据徐广江介绍,“大修”就像给电厂做定期体检和治疗,“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我们也要担起中国企业的责任,守护好伊拉克的万家灯火。”

  2015年12月,中国和伊拉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伊拉克落地生根,一个个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背后,和平与发展的种子正在底格里斯河畔破土、发芽。

  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pagebreak

  这是2月10日在伊拉克瓦西特省拍摄的华事德电厂和底格里斯河(右)。

  伊拉克瓦西特省,底格里斯河畔一隅,6台总装机容量2540兆瓦的发电机组昼夜轰鸣,通过电缆源源不断地向伊拉克多地输送“光明之源”,这里是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伊拉克最大热电厂——华事德电厂。

  连年战乱严重破坏了伊拉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制约当地战后重建和产业复兴。作为中国企业在战后伊拉克启动的第一批重建项目之一,华事德电厂2015年6台发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截至今年1月,华事德电厂累计发电量超过160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约占伊拉克全国总发电量的20%。华事德项目累计为当地创造约3000个就业岗位。

  今年春节,适逢华事德电厂五号、六号机组大修项目关键时期,项目经理徐广江和大修团队工程师扎根底格里斯河畔,确保大修各项工作如期推进,为华事德电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据徐广江介绍,“大修”就像给电厂做定期体检和治疗,“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我们也要担起中国企业的责任,守护好伊拉克的万家灯火。”

  2015年12月,中国和伊拉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伊拉克落地生根,一个个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背后,和平与发展的种子正在底格里斯河畔破土、发芽。

  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pagebreak

  2月11日,在伊拉克瓦西特省,华事德电厂大修项目项目经理徐广江(右)同华事德电厂厂长阿德尔(中)、副厂长海德尔沟通大修进展。

  伊拉克瓦西特省,底格里斯河畔一隅,6台总装机容量2540兆瓦的发电机组昼夜轰鸣,通过电缆源源不断地向伊拉克多地输送“光明之源”,这里是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伊拉克最大热电厂——华事德电厂。

  连年战乱严重破坏了伊拉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制约当地战后重建和产业复兴。作为中国企业在战后伊拉克启动的第一批重建项目之一,华事德电厂2015年6台发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截至今年1月,华事德电厂累计发电量超过160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约占伊拉克全国总发电量的20%。华事德项目累计为当地创造约3000个就业岗位。

  今年春节,适逢华事德电厂五号、六号机组大修项目关键时期,项目经理徐广江和大修团队工程师扎根底格里斯河畔,确保大修各项工作如期推进,为华事德电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据徐广江介绍,“大修”就像给电厂做定期体检和治疗,“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我们也要担起中国企业的责任,守护好伊拉克的万家灯火。”

  2015年12月,中国和伊拉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伊拉克落地生根,一个个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背后,和平与发展的种子正在底格里斯河畔破土、发芽。

  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

【纠错】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