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5月17日电 题:“打卡”广州:探寻千年商都最新“流量”密码
新华社记者马晓澄、陆浩
广州南站创下建站以来单日发送和到达旅客数、单日开行列车数的历史纪录;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创下其国内旅客吞吐量单日之最;
广州市共接待市民游客超千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1.8倍……
今年“五一”假期,广州成为全国“顶流”城市之一。
过去,这座千年商都凭借良好的商业氛围和发达的贸易网络吸引人流。如今,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城市更新、建设生态宜居正成为广州新的“流量”密码。
从红色资源中汲取精神动力
高楼林立间,坐落着一片典雅庄重的古建筑群,红墙黄瓦、殿檐斗拱、泮池拱桥……这便是位于广州越秀老城区的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位于广州越秀区的农讲所旧址纪念馆。新华社发
95年前,毛泽东任所长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这里举办,来自全国的300多名学员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领导农民运动,播撒革命火种。
红墙外是络绎不绝的拍照游客,红墙内响起讲解员的解说声,一旁身着校服的小学生们,用画笔逐渐勾勒出农讲所的一草一木……建党百年临近,这座红色革命遗址变得更加热闹。
今年,农讲所迎来客流高峰。截至5月8日,参观总人数超17.6万人,较2020年同比增长304.5%。
“这里蕴含着深厚的红色内涵,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迸┙菜湍罟莞惫莩び毫崃崴?,农讲所的故事,属于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
为与当代年轻人建立更深层次的互动,纪念馆推出了红色故事会、红色研学、红色文旅打卡、非遗体验等各类形式的活动,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让文物更加鲜活,让红色血脉得到更立体丰满的传承。
越秀区有着广州最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广州积极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的先行先试区,越秀已经对全区31处红色革命遗址进行了分级分类规划,推出了6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并组建了一支超过1000名学员的少年红色史迹讲解队……
今年,广州还积极发挥革命文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以史育人的重要作用,公布“家门口的红色学堂”名录,为广大党员和市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瞻仰红色革命遗址、参加党史学习教育提供阵地资源和“活教材”。
在城市更新中焕发全新活力
漫步广州老城区的荔湾永庆坊,“修旧如旧”的骑楼和色彩斑斓的满洲窗镌刻着厚重的文化印记。
进入建筑里则是另外一番景象:红砖楼里入驻最美书店,镬耳屋装着人气美食,麻石街巷里,粤剧曲艺、广彩、广绣等传统工艺与活字印刷文创产品等相映成趣。
位于广州荔湾区的永庆坊。新华社发
现在,这里是年轻人和外地游客来广州的“打卡圣地”,而过去这里曾是广州危旧房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为了让城市留住记忆,让文化得以延续,几年前广州对永庆坊采用了“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微改造方式。
“我们一方面鼓励片区内的原居民参与改造,积极保留原来的生活方式,同时在保留传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引入新的产业?!惫阒菔欣笸迩》亢徒ㄉ杈侄兜餮性苯盎运怠?/p>
房屋修缮、立面整饰、街巷整理、产业更新……曾经沉寂的历史文化街区真正“活”了起来,潮流和传统的融合让永庆坊不断聚集人气。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永庆坊接待游客超25万人,是上年同期的15倍有余。
“改造之后住在这里舒心多了,居住环境改善很多,建筑也都保持了老样子,留住了我们老一辈的乡愁?!?2岁的广州市民徐先生说。
永庆坊是广州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广州正在开展一场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在近3年对83个城中村实施改造,近5年对183个城中村完成改造。
“在千年历史老城中,新活力的实现要求我们坚决避免对历史文化街区大拆大建?!惫阒菔凶》亢统窍缃ㄉ杈志殖ね鹾晡八?,广州始终将历史文化?;ぜ盎罨梅旁诘谝晃?,用“绣花”功夫修复风貌,织补功能,让老城更有韵味。
在生态建设中提升市民福祉
海珠区阅江路旁,珠江水徐徐流过,阅江路碧道宛如飘扬在珠江边的彩带,颜色各异的水道、漫步道、慢跑道、骑行道、有轨电车道等“五道”实现无障碍贯通。
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路碧道示范段。新华社发(海珠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广州市水生态建设中心副主任资惠宇说,碧道的打造,不仅融合了“黑臭治理”“堤防整治”“生态修复”等元素,而且致力于创造一个人民享受美好生活的空间。
“截至目前,广州已建成碧道530公里,按照广州碧道规划安排,到2025年底需建成1506公里碧道,基本形成全市碧道骨干体系?!弊驶萦钏?。
广州“人水和谐”“秀水长清”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已逐步显现。海珠湿地碧道、增江碧道、蕉门河碧道被水利部评为全国“美丽河湖、幸福河湖”。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为了人民,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宜居宜业宜游的优美环境已日益成为广州城市新的竞争力,不断为市民的幸福感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