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5月29日电? 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解“谁来种地”问题
新华社记者韩朝阳、冯碧箫
夏收时节,记者在河南麦收现场采访发现,通过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紧盯市场需求规避风险,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书写“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的答卷。
流转托管 规模经营 破解“谁来种地”的难题
麦田里“铁?!惫龉鍪崭蠲Γ?2岁的种粮“老把式”曲良贵算起经济账,收一季小麦毛收入约1000元钱,除去农资成本、农机费用,收益大概400至500元钱,如果再细算人工成本,收益更加微薄。
“种地又苦又累,还不挣钱,年轻人都不愿种地?!鼻脊笏诘哪涎羰型鸪乔呙碚蛐挥逵薪?000亩耕地,如今,村里还种地的农户多是像曲良贵一样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民。
曲良贵也曾困惑,等到干不动了,自家的13亩地由谁来种?农民承包地“三权”分置后,他逐渐看懂了一些门道。两年前,河南文景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村里以托管形式集中土地,曲良贵将2亩多地托管给公司,由公司统一经营管理,自家享受分红?!耙荒兜匾患颈5啄芊?00多元钱?!鼻脊蠓⑾?,当起“甩手掌柜”后,种粮收益一分不少,他正计划将余下的10多亩地都托管出去。
“传统散户种粮收益微薄,适度规模经营却效益可观?!焙幽衔木霸芭┮悼萍加邢薰径鲁ぞ靶衲菜懔艘槐收?,该公司流转4万余亩土地种粮,规模经营后成本大幅下降,除给农户的分成,1亩地每年仍余300至400元收益,公司全年营收过千万元。
“农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激起了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以托管、流转形式集中土地的速度正在加快,适度规模经营渐入人心?!蹦涎羰型鸪乔┮蹬┐寰指本殖ね跆旌K担┮盗菲笠?、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日益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这是破解“谁来种地”难题的可行之路。
分工协作 要素匹配 解决“怎么种地”的问题
“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崩匣八浜?,但传统散户种植和适度规模经营遵循的规律大相径庭。
“种10亩地和种1000亩地完全是两个概念?!?017年,在河南邓州经营企业的刘飞看好农业发展前景,成立了荣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趁着“三权”分置的东风,首批流转5000亩土地种粮食,却因不懂技术、不会管理、不善经营,第一年赔了300余万元。
身为荣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刘飞,开始思索工商资本下乡后到底该怎么种地?!白ㄒ档娜烁勺ㄒ档氖??!绷醴删龆ㄗ约旱墓芾硗哦又饕涸鹗谐《越雍团┦鹿芾?,整地、播种、收割、植保等农业生产环节交由专业的农业服务组织完成。
河南首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成为刘飞解决“怎么种地”问题的得力帮手。凭借160余台(套)农机和专业机手团队,该公司能为客户提供整地、播种、施肥、打药、收割、运输等一体化、精细化全程服务。
双方携手之下,乡村麦田成为“露天工厂”,刘飞投入资金、管理,制定耕作标准,首邑农业投入技术、设备,完成作业任务。河南首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兴新说,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中聚集,并合理配置,“怎么种地”的问题也随着农业生产分工细化、相互协作逐步解决。
市场导向 规避风险 回答“如何种好地”的疑问
“种子买到手,技术跟着走,良种配良方,丰收有希望?!钡酥菔信┘纪乒阒行母呒杜┮帐罘汛右?4年,“良种、良田、良方、良制”是一代代农业工作者总结流传下来的丰产“秘诀”。无论是“老把式”,还是“新农人”,都对此“秘诀”深感认同。
不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针对农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在注重良种选择、土壤改良、配方施肥等丰产“秘诀”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市场导向,更加注重规避风险。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以销定产,甚至以产招商?!蹦壳?,刘飞和景旭宁大规模流转、托管土地后,全部发展订单农业,并通过集约化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作物品质,增加产出收益。南阳市宛城区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李祥惠说,订单农业影响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追求高产,更追求优质,有望带动粮食品质再上新台阶。
同时,为了降低天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景旭宁通过购买农业保险为企业保产保收增加一道“安全阀”。“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智慧农田建设,进一步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生产效率。”景旭宁说。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河南有近10万家农民合作社、8.8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力军。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