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发、睫毛到帽子,这些小商品如何撬动全球大市场。近年来在“颜值经济”的驱动下,山东多地抓住“美丽产业”背后的创新与机遇,展现中国制造在全球时尚经济中的独特魅力。
■一缕假发如何“俏”动全球?
山东菏泽鄄城县的假发产业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如今已有500多家发制品企业,年产值达50亿元,90%以上的产品出口至欧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美丽产业”的重要一环。

从拉发、钩发到定型,一件真人假发的制作需要多道工序。在新技术和新业态的赋能下,鄄城县的发制品产业摆脱了“低端”标签,高端假发产品的每克售价高达数百元,成为名副其实的“黑黄金”。

近几年,鄄城县规划建设多个发制品产业园,推动产业链集聚升级。假发产业已带动10万余人就业,为当地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一顶帽子缝出“美丽产业”
在山东胶州市,过去近40年间,以李哥庄镇为中心崛起一个庞大的“美丽产业”链。李哥庄全镇12万人中有30%从事制帽等“美丽产业”,年产中高档运动帽、休闲帽近5亿顶,产品销往欧美、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几年,李哥庄镇以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为引领,不断推动“三美”产业转型升级。在青岛前丰国际帽艺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制帽自动化生产线上,仅仅8秒钟,一组复杂的工序便全部完成。

借助上合示范区等优势,这个小镇持续拓展“美丽产业”边界,以医美、美妆、美饰为代表的“新三美”产业集群正在迅速壮大。

■睫毛弯弯 如何走“翘”美妆大市场
这里是山东青岛平度市,一个仅凭假睫毛就能创造出100亿元年产值的城市。它是如何做到的?佩戴方便、款式多样的假睫毛早已成为爱美人士重要的时尚单品。但你可能不知道全球70%的假睫毛都来自这里。

走在平度的大街小巷,抬头望去,满眼都是带着“睫毛”字样的招牌。平度假睫毛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平度拥有美妆睫毛生产企业3895家、加工点2万多个,生产3000多款美妆睫毛产品。2021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平度“中国美妆用品(睫毛)产业之都·平度”称号。

为了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持续强化政策、财税、人才等要素支撑,推动睫毛美妆产业集群发展提质增效。

统筹:李杰 王健 李佳琳
编导:田甜
记者:李小波 王欢 冯媛媛 朱晓光
摄像:薛鹏飞
包装:夏勇
配音:李昌隆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